在广东省著名的侨乡及世界文化遗产碉楼群所在地江门的开平市塘口镇有一组上世纪60年代遗留下来的废弃粮仓。由于其历史价值和形态的特殊性,先锋书店选址于此。书店希望不仅能使废弃多年的筒仓被重新活化利用,而且能为先锋的华南地区第一家乡村书店创造一种特殊的书店空间品质。 书店的改造用房一共七栋,除了一字排开的五个筒仓之外,还有位于筒仓以北后来加建的一幢三层宿舍楼以及筒仓南端的二层小办公楼。五个筒仓在进行空间改造之前的第一步就是修缮,这其中主要是仓顶修缮。通过使用原有工艺对仓顶的修缮与再造程,筒仓的仓顶渗漏问题得以解决,并基本保持了其原有的风貌。
五个筒仓南北两翼两栋建筑结构安全性不高,且房屋的本体价值不佳,设计将这两处房屋拆除,结合功能在原址新建咖啡馆和文学钟楼。同时在五个筒仓的西侧加建一条长廊完成筒仓之间的交通衔接。筒仓东侧面向村口广场,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具有集体记忆的特殊符号和场景,并用原有筒仓墙面的做法对仓体外墙刷白出新。书店的主入口结合场地原有的大榕树设置在西侧,广场一侧作为次入口使用,同时双入口的设计也有利于通风和交通。
每个筒仓建筑面积约165平方米,仓体内部最低处6米,穹顶最高处8.4米左右。设计确立了两段式的原则,下部是书架段,高度不超过2.4米,便于读者取阅书籍,上部用 “空间装置”来进行填充。五个仓的“空间装置”各不相同,其功能除了解决下部书架段的采光之外,更多的具有精神属性。
咖啡厅是在拆除的宿舍楼原址上新建。设计以对比的方式,做了一个近8米高的玻璃盒子,增强了咖啡厅的开放性。咖啡厅为全钢结构,中间伞状薄壁钢柱支撑起屋顶,这里延续“空间装置”的策略,四根高大的伞柱如同四棵巨树在空间中展开,围绕钢柱摆放咖啡桌椅,如同在“树”下休憩交流。
光隙画廊是五个筒仓的连接体,总长约72米,主要作为文创销售区,并可兼做画廊。为了不破坏原有粮仓的墙体,画廊屋面的轻钢结构与原有的粮仓墙体脱开了60公分,形成弧形天窗,形成丰富动人的光影。
文学钟楼设置在最南端。高约17米的塔楼呼应了碉楼之乡的地域性,不规则的如“游龙”般的黑色钢楼梯来串联不同的高度和方向,看广场,看筒仓,看田野…
除了西侧长廊外,筒仓和咖啡厅是不设吊顶的,咖啡厅和筒仓内部空间的空调室内机被巧妙地安置在家具和书柜中,与室外机连接的风管和其他设备管线被隐藏在地面以下架空的设备管廊中,从而尽可能地保留了室内空间的纯净。